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连续三年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发布日期:2020-01-17 18:29:53
2019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全区工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紧盯年度目标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坚定转型信心,全力以赴、多措并举,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7.6%,西北排名第一位,全国排名第九位。工业增加值增速2017年8.6%、2018年8.3%、2019年7.6%,分别超出预期目标0.6、0.3和0.6个百分点,连续三年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一是精准调控、政策激励。针对四季度工业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快速反应,超前谋划,果断出手,从降低用电成本、稳住有效投资、保障要素供应等六个方面,制定出台24条稳增长措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发放纾困资金25.8亿元,降低电费5.8亿元,预计全年降低企业成本130亿元以上。引导银行发放贷款201.9亿元,帮助企业节约融资成本4000余万元。转贷17.3亿元,节约转贷成本800余万元。
二是创新发展、动力增强。出台《银川都市圈开发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成立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11个开发区的撤并优化工作全部完成,37项经济管理权限全部或部分赋权到位,“区域评”改革向全区推广。分行业建立《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关键技术目录》,对7个方面14项关键技术开展揭榜攻关。创建3个自治区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培育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7家。新增自治区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7家、国家级示范基地4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2户、示范企业59户、标杆企业44户、隐形冠军企业4户,创新转型的导向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三是突出重点、改造提升。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7.2%。为115个重点项目贴息2.74亿元;为19个县(区)安排技改综合奖补资金2亿元;争取国家技术改造专项资金3244万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6650万元。“三个100”重点工业项目已完成投资428亿元,占全区工业投资的比重超过60%。100个技术改造项目累计投资238.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0%;100个拟投产项目累计投资97.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4%;100个新开工项目累计投资91.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7%。华平科瑞20万吨废油处置技改、宝瑞隆石化200万吨煤焦油及烷烃综合利用、宝丰能源集团焦炭气化制烯烃等133个项目投产、调试生产或部分投产,全年新增产值120亿元。
四是“传统”发力、提速增效。通过贷款贴息、综合奖补等政策措施,加快推动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较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天元锰业废锰渣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技术,破解了世界性难题;盈氟金和8大项38小项技术改造,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和质量提升;三元中泰浇铁烟气治理系统改造,大大削减了无组织粉尘外排。1046家工业企业完成对标任务,认定对标标杆企业64家。化工、电力、冶金行业发力强劲,增速分别达17.8%、6.1%和4.7%。煤炭行业降幅较年初收窄15.2个百分点,有色行业由负转正。
五是新兴产业、强劲增长。隆基乐叶7GW单晶电池、天通银厦高品质蓝宝石晶体等一批影响深远的新兴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中卫西部云基地、银川经开区育成中心、中关村创新中心三大集聚区初具规模,全区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超过500家。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宝丰集团太阳能制氢储能应用示范项目启动实施。培育认定自治区智能工厂11个、数字化车间19个,制造业领先示范企业9家、产品7个,机器人推广应用项目18个,列入国家制造业“双创”平台3个。巨能机器人成为工信部“数字化车间集成”唯一中标企业。认定25项首台(套)技术装备产品,高端装备研发创新动力显著增强。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高速增长,分别增长133.3%、63.2%、30.6%和19%。变压器、电工仪器仪表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上一条:自治区经信委认真深入贯彻全区民营经济座谈会议精神 下一条:我区首家地理信息系统研发软件企业在新三板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