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发布日期:2025-04-08 11:09:39
202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复杂局面,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一系列支持保障中小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多举措助企纾困,着力聚焦创业创新、做强市场主体、优化服务质效、拓宽融资渠道、狠抓清欠减负,全区规模以上中小微企业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市场规模扩张较快,就业吸纳能力稳定,部分行业盈利改善。全区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83.88万户,同比增长3.03%;全区规模以上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4312户,同比增长16.0%,增速比上年加快5.1个百分点,有力支撑规上中小微企业平稳向好的势头。
一、主要工作进展
(一)做强市场主体,深层激发企业内在活力。常态化开展“选种”“育苗”,坚持敞口申报、达标即享的原则,最大范围地吸纳优质中小企业入群归队。2024年对1千余家企业开展精准培育和成长帮扶,跟踪培育企业科技创新项目100个,培育评价创新型中小企业141户、认定“专精特新”企业57户;被工信部新认定国家“小巨人”企业8家。积极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和杠杆效应,结合重点“小巨人”企业奖补资金绩效评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小巨人”企业复核、优质企业信息更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专精特新企业户均研发占比超5%,户均I类知识产权数量超4件。支持“小巨人”企业围绕“三新一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新增8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获得中央财政首批2100万元项目资支持,有力有效为“小巨人”企业赋能赋智赋值。推动“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品配套,以智能铸造、数控机床、精密轴承、仪器仪表、新能源装备等为主要链条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卡位补链、融通发展,35家企业嵌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产业链供应链。依托国家“小巨人”企业、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认定新材料、氰胺、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4个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卫市沙坡头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实现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零突破。
(二)优化服务质效,积极帮扶企业纾困发展。突出抓好宁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68平台)升级改造,开发利企安企暖企专栏,设置自治区利企政策库、诉求直达、意见直提、政策制定我献计、营商环境典型经验等栏目,利企政策库已上线运行。推动惠企政策快享直达,累计为489家企业融资租赁补贴4.16亿元,撬动融资租赁额超过386亿元。着力培树“一起益企”、服务月等服务品牌,依托各服务载体先后组织主题活动140余场,服务企业近万家。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公益诊断服务,全年共服务企业100家,给出合理化建议230余条,出具诊断建议报告107篇。实施“全区中小企业新型工业化系列培训”及非公经济领域领军人才培训,组织各类型管理培训班151期,培训学员9141人次。持续开展“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活动,搭建律企协作平台,加强法律宣讲咨询、应收账款管理、劳动争议协商调解等服务,帮助中小企业防范风险、依法维权。
(三)聚焦创业创新,切实增强企业转型动能。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向工信部推荐报送2家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组织中小企业“揭榜”,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聚焦“六新”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基础软件等领域短板,征集产业关键技术需求62项,通过向国家工信部推荐揭榜、向科技厅推送、向院士专家行引荐和引导企业报送宁夏高等研究院项目等多种方式,攻克了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工程化技术瓶颈难题,有效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截至2024年底,共投入揭榜资金6900万元,撬动企业研发投入8.3亿元,累计攻克关键技术46项,取得阶段性成果400余项,规上工业R&D经费投入增长12%,拉动全区增长8.4个百分点。实施中小企业数字赋能专项行动计划》,开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并接入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汇聚68家区内外服务商、432款数字化转型服务产品,新征集46家服务商的359款数字化转型服务产品,初步形成数字化转型资源池。全面摸清区内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水平现状,从数字化基础、经营、管理、成效4个维度24项指标对31个细分行业的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测评覆盖率达到91.6%。吴忠市成功当选国家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获得首批7000万元奖补资金。
(四)拓宽融资渠道,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信贷融资质量,与中国银行宁夏分行、浦发银行银川分行、中信银行银川分行及石嘴山银行先后签订《支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等协议,定期互通信息,共同研究课题,不断深化专项金融服务。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对接协作机制,先后举办银川市重点项目融资路演推介会、政银金融座谈会、氰胺产业链政银企对接、“政银担企”党建融合促进活动等8场专题活动,加强了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衔接沟通,提升了金融机构支持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推送共享机制,完善企业融资白名单,将科技、产业政策信息和相关企业、重点工业项目、技术、产业目录等与金融机构共享,有效提升银企融资对接效率。加强转贷资金周转调度,通过补贴政策撬动融资租赁额69.6亿余元,先后帮助183户企业转贷20.29亿元,为企业节约成本860.73万元。主动对接资本市场,提升市场融资能力,宁夏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板挂牌展示企业共286家,形成了上市企业培育库。
(五)狠抓清欠减负,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建立区市县三级联动、分级负责、限时处置清欠机制,及时转办核查、跟踪督办各类涉及拖欠企业账款投诉线索,2024年累计清偿拖欠企业账款1.71亿元。全年受理转办涉及拖欠企业账款投诉线索146件,为企业清偿账款6499.19万元;针对自治区人大调研和政府集中办公会企业反映的问题,特事特办,加快推进解决拖欠有关企业账款,清偿账款1.06亿元。自治区清欠工作专班“严格落实‘一单四制’工作机制,常态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和银川市金凤区“加快资产处置,推进账款清偿”的经验做法被督查组作为典型案例上报国家清欠工作专班。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培训宣讲政策,开展巡回指导、层层审核把关,顺利完成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底数摸排工作。
二、2025年工作要点
随着存量政策加快落实和系列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支持政策的加力扩围,预计中小微经济延续恢复向好运行态势。2025年中小企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普惠发展和重点培优两手抓、壮大规模和提升质量一休化,持续开展政策惠企、转型强企、服务暖企等各项工作,精耕细作市场主体,精准赋能中小企业,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政策保障。围绕降本增效、减税降费、合规经营、绿色发展等重点,通过专题直播、视频录播等多种形式面向全区企业开展国家、自治区各层面政策法规宣贯,帮助企业用好政策,将政策利好转化为发展信心、发展机遇、发展动能。制定《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打出系列“组合拳”,以精准政策引导市场预期。充分发挥“168政策直通车”功能,加快政策资金直达快享,放大惠企政策的叠加效应。
(二)强化梯度培育。构建完善诊断指导、对标提升、融通对接、精准服务和成长评价闭环管理体系,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力争全年培育创新型企业1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小巨人企业5家,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单项冠军企业。依托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引导优质中小企业围绕“链主”企业主动开展协同创新、协作配套,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构建多层次集群服务支撑体系,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立柱强核”“强筋壮骨”。
(三)强化服务赋能。对重点“小巨人”企业开展点对点精准服务,帮助和引导中小企业从“小而多”走向“精而强”。持续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月”、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能力提升行动等活动,全方位呵护中小企业成长。不断加大自治区中小微企业服务补贴券工作力度,增强社会优质服务机构持续发展和服务能力,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加强对吴忠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跟踪指导,支持有条件的地级市积极申报第三批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引导和带动全区广大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数字化水平。
(四)强化融资服务。聚焦重点产业链上企业融资需求,完善常态化、多层次的融资对接机制,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融资对接服务活动,并切实加强协调服务和跟踪调度,提高企业融资获得感。加强与金融机构信息共享,不断完善专精特中小企业“白名单库”。支持宁夏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打造“专精特新”专板,加强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挂牌服务工作。精准引领融资租赁助力重点产业发展,促进大规模设备更新落地见效。
(五)强化清欠减负。健全底数排查快发现、投诉办理快核查、台账管理快办结、通报约谈快完善的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一单四制”,常态化推进拖欠企业账款投诉问题转办督办。强化源头预防拖欠,协调相关部门把好政府投资项目“入口关”,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核和资金筹措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产生新增拖欠。
上一条:喜报—宁夏4个工业园区、2个小区入围万兆光网试点名单 下一条: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免评即享” 专项改革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