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调整产业结构,村集体大家庭引来“贵客”
发布日期:2023-08-15 09:58:02
村干部和党员在摆放菌包。
去外巿县4个兄弟乡村考察学习一个月,回来后不到10天,灵武市白土岗乡泾兴村“村两委”班子就把榆黄菇种进大棚里。
8月11日,在泾兴村新建六期设施温棚里,地上一排排榆黄菇菌棒排列有序,村两委干部、志愿者服务队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开始种菌作业,这是泾兴村在发展传统蔬菜种植的基础上,首次引进经济价值较高的特色农产品种植。
泾兴村是自治区“十三五”生态移民村,8年前从固原市泾源县搬迁至灵武市白土岗乡。从2017年起,白土岗乡党委、政府累计投资7270余万元,建成了205栋设施温棚,配套完成蔬菜果品冷库、果蔬分拣车间等。今年,又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770万元及市政府配套资金195万元,为泾兴村新建50栋温棚,泾兴村农业设施产业园规模不断扩大。
志愿者在给菌包通气。
“我们组织乡领导及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去固原原州区和川乡和川村、泾源县香水镇卡子村、新民乡马河滩村、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开展调研,全方位了解菌菇的品种、种植条件、种植收益等情况。准备在泾兴村发展特色种植业,让村集体经济和老百姓的收入更上一层楼。”白土岗乡组织委员刘尚冰介绍。
在调研考察学习的过程中,村干部、党员及志愿者不懂就问,大家对发展新的种植作物愿望非常迫切。“我们村255栋温棚,种的都是西红柿和辣椒,今年村里又新建了50栋温棚,村集体占3棚。我们就想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种植是个不错的选择。”泾兴村党支部书记李文玉告诉记者,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组织10余名带动作用明显党员、致富带头人,开展榆黄菇种植技术培训。通过他们再带动农户参与榆黄菇种植产业,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为群众增收提供新路径。
泾兴村榆黄菇种植大棚。
“我们去贺兰县欣荣村学习种植榆黄菇。他们榆黄菇长得特别好,效益也好。村上就决定从欣荣村引进菌棒和技术人员,发展菌菇产业。”泾兴村志愿者咸保林表示,他学习如何种、如何洒水、如何采菇,培训几天后一些基本知识已经掌握了。
榆黄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可作药材,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生长周期需要一个月左右,一年可收多茬。“现在菌菇我们已经种上了,半个月就可以出苗,再等20天采摘之后拿烘干机烘干,就可以销售。”李文玉表示,目前引进菌棒2万袋,预计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9万元。今年村集体先试种一棚,给老百姓打个样,效益不错的话就带动老百姓一起种。
目前,泾兴村壮大村集体经济思路进一步转变,由过去单一出租、收取聚力贷利息等模式转变为自主经营模式,调整种植结构,探索发展菌菇种植产业,不断提高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同时,为群众的增收提供新路径。
上一条:全国易地搬迁移民安置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宁夏红寺堡举办 下一条:抓党建、促振兴、带民富,彭阳“五指连弹”奏响和美乡村奋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