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品爆炸后如何自救?
发布日期: 2020-06-16
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化工产品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与普通爆炸和火灾不同,化工产品爆炸的危害更大,更有可能引发连环爆炸和有害气体蔓延。那么,在这种突发情况下,普通人该如何自救呢?
一、现场工作人员怎么做?
一般来说,遇到这种突然爆炸,很少有人能够保持镇静。这种时候原则只有一个:向上风方向快速撤离,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一条。
如果爆炸的位置在你的上风口,尤其要注意:一般下意识就是背对爆炸点的方向跑,如果爆炸后的气体有毒,这样始终会在毒气的前进线路上。正确的方式是绕开爆炸点,然后向上风口撤离。
气体因为密度小,受风的影响很大,1-2级的微风就足以使气体稳定地向一个方向吹,这一点可以回忆一下烟囱里冒出的烟。换句话说,只要稍微有点风,那么使用有毒气体,上风口全活而下风口通杀,所以千万不要呆在下风口。切记,不是越远越好,是上风口。
二、附近居民怎么做?
1.千万不要围观,不要自发组织救人。
在警察围成“警戒”的范围,千万不要攻进去,否则,一是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二是给整个救援过程带来干扰。周围居民也不要去围观,因为不确定内部情况,已经发生至少两次爆炸,有可能还有更多次爆炸,波及范围也可能会更大。
2.保证交通,服从指挥。
让出通道,让救援的交通保持通畅,避开集中区域,也不要在沿途做自发活动,不要围观救援。保证交通、服从指挥就是对救人最大的贡献。
3.不盲目恐慌,不听信谣言。
及时收看、收听、接收政府通知,如果有巨大的隐患将影响周围环境,政府会通过官方渠道通知大家,为大家的撤退、搬迁做出安排。不要轻易谣言,以免过度恐慌,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家。
4.保持镇静,做好防护。
如果不在危险区域,不必恐慌,大可保持镇静。如果有担心,可以在条件允许内做一些自我检查,准备一些日常防护的用品,如果担心化学物质泄漏,可以带上活性炭口罩。
三、救助人员怎么做?
1.首先是保证个人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救助伤员。目前现场的火苗、高温物体都会对人产生一定伤害,而且如果还有可燃物,还有继续出现爆炸的可能。现场的碎片、杂物都会对救援人员造成二次伤害。这些都要当心。
2.根据爆炸的五种伤害机制进行应急处理:
(1)气压伤。气体的突然膨胀,将带来巨大伤害。对人来说,突出的伤害是对肺部、呼吸道、喉咙等,造成听力受损、鼓膜破裂、角膜损伤、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严重时导致死亡。这种情况现场没有特殊抢救办法,只能尽快送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2)碎片伤。坚硬物体的飞溅,比如建筑材料,飞起来直接打到人身上,有可能造成表面破损和内部出血。人体表面破损,如果被割破了动脉,会造成威胁生命的大出血,出血800ml以上可导致休克。出血是导致外伤最主要的致死原因。这种情况下,要想办法来止血,可以用手帕、毛巾压迫止血,或者做一个止血带,千万不能让血呼呼的流着。如果碎片打入人体内部,可能导致脏器内部出血,如果有硬片穿破胸,刺穿肺,会造成“气胸”,应立刻用塑料、保鲜膜(不透气的东西)来封闭包扎,救援人员有专业的胸贴。
(3)撞击伤。爆炸造成的气体膨胀,将人弹飞起来,撞到坚硬平面或者锐物上,坠落地面造成坠落伤,胰腺、脾脏、脑组织都是比较脆弱的组织,通常外表看不出伤口,但是后果很严重,一旦被漏诊,可能做手术也来不及了,所以不要误诊、漏诊。简易的检查方法是观察体表,是否出现手脚发凉、面色苍白等状况,压一下甲床(人指甲或是趾甲覆盖的那块皮肤),如果按一下发白,松手后立刻变红润才是正常,如果两秒钟都不恢复,可能就是有问题。
(4)烧烫伤。一般爆炸都伴随高温。早期处理就是冷水冲,如果是小面积的烧烫伤,从伤口中央到四周用冷水冲。大面积烫伤最好能浸泡到干净的水里,但是时间不要太久。简易的保护是用保鲜膜覆盖在伤口表面,因为纱布有可能和组织黏连,揭开时很痛,且造成二次伤害。而大面积烧伤,可以用床单裹住体表。注意不要抹酱油、醋、牙膏、菜籽油、芦荟胶等“民间方子”。第一,这些是无效的,第二,其颜色会造成医生判断失误,第三,这些“食品”可能会带来感染风险,因为烫伤后的皮肤没有抵抗细菌的能力。
(5)爆炸物本身:危险的化工产品造成伤害。如果没有充分燃烧,残渣伤害很大。急救方法就是用水冲洗,叫“洗消”,通俗来说就是洗澡,浑身的彻底清洁,能够避免化学放射性损伤百分之九十的伤害。身体上的尘埃有可能有化学品的残留,回家一定要彻底的洗澡,不能让化学品在身上长时间的残留。
四、现场幸存者怎么做?
1.保持镇定:一定要保持镇定,焦躁会降低抵抗能力,增加耗氧量。
2.安全转移:观察周围环境,将自己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能盲目乱动,以免加重伤害。
3.及时调整:及时对自己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调整,对身体进行自我检查,如果口鼻里有泥沙,想办法清理一下。检查身体有没有大出血,自身能做的就是止血。如果“呼呼”往外冒血,一定要想办法止血,按压或者撕裂衣服、毛巾、被单等为自己做一个“止血带”。
4.正确呼救:不要盲目的持续呼喊,可以找东西进行敲打,或者间接呼喊,以保持体力。
5.保证呼吸:火灾通常伴随浓烟,而烟尘里有化学物质,可以用手帕、毛巾蘸湿捂住口鼻,因为烟雾比空气轻,在30~60公分比较安全,大概是一个人成年人半蹲的姿势。
事故案例:
案例一:上海赛科公司“5•12”闪爆
2018年5月12日下午15时25分左右,在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公用工程罐区位置,上海埃金科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的作业人员在对苯罐进行检修作业过程中,因苯罐发生闪爆,罐顶撕裂,罐体位移,造成在该苯罐内进行浮盘拆除作业的6名作业人员当场死亡。经调查认定,此次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75-TK-0201内浮顶储罐的浮盘铝合金浮箱组件有内漏积液(苯),在拆除浮箱过程中,浮箱内的苯外泄在储罐底板上且未被及时清理。由于苯易挥发且储罐内封闭环境无有效通风,易燃的苯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环境,局部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罐内作业人员拆除浮箱过程中,使用的非防爆工具及作业过程可能产生的点火能量,遇混合气体发生爆燃,燃烧产生的高温又将其他铝合金浮箱熔融,使浮箱内积存的苯外泄造成短时间持续燃烧。
虽未造成次生灾害和环境污染,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166万元,其中设备损失约536万元。
案例二:四川宜宾“7•12”重大爆燃事故
2018年7月12日18时30分,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的宜宾恒达科技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伤。据调查,这是自2012年以来我国化工企业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事故,也是企业违法违规问题最多、最严重的一次事故,事故损失惨重,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宜宾恒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从事化学原料中间体和化学制品研发、生产的精细化工企业。事故现场了解到,该企业生产过程涉及多种重点监管危化品和重点监管工艺,但未按相关要求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报警系统及消防水系统。此次发生爆燃的正是刚刚投产两个月的中间体生产新装置,反应釜上甚至没有预留安装相应设施接口。由于缺少自动化系统,每班需有10余人在反应釜周边操作,这正是此次事故造成众多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案例三:张家口“11•28”重大爆燃事故
2018年11月28日零时41分,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起火事故。经初步调查,事故中过火大货车38辆、小型车12辆。事故直接原因是中国化工集团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氯乙烯气柜发生泄漏,泄漏的氯乙烯扩散到厂区外公路上,遇明火发生爆燃,导致停放公路两侧等候卸货车辆的司机等23人死亡、22人受伤。23位遇难者当中除了3人为附近公司员工,2人为附近村民,
据调查发现,氯乙烯气柜开工六年从未检修,气柜泄漏后操作人员操作错误,企业未采取任何措施防止氯乙烯扩散到省道,企业生产管理十分混乱,一把手多年未在工厂露面。
案例四: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救援
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35.07万元。
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天嘉宜公司旧固废库内长期违法贮存的硝化废料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燃烧引发爆炸。天嘉宜公司无视国家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刻意瞒报、违法贮存、违法处置硝化废料,安全环保管理混乱,日常检查弄虚作假等。
上一条: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2020年“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通知 下一条: 建好一个工作机制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