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安全生产 >> 隐患曝光 >> 正文

未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罚款并整改!

发布日期:2024-09-25 10:44:48

案情简介





2023年8月23日,行政执法部门在对某化工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1)氯乙烯深度脱水装置区未设置有毒气体报警器,不符合《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50493-2019)》;(2)氯乙烯、乙炔气柜高低限位联锁于2023年3月8日申请摘除并在检修结束后仍未恢复投用。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和第三款,执法人员当场下达了《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责令该公司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


处理结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第二项,行政执法部门对该公司违法行为(1)罚款2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第四项,行政执法部门对该公司违法行为(2)罚款2万元。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五十三条,行政执法部门决定对该公司合并罚款4万元。

专家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第四项,对生产经营单位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50493-2019)》3.0.1规定:“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生产设施及储运设施的区域内,泄漏气体中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泄漏气体中有毒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的单组分气体介质,应设有毒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多组分混合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和有毒气体浓度有可能同时达到报警设定值,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探测器。”虽然该标准是国家推荐性标准,但该推荐性标准3.0.1的规定则是强制性的,要求“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的单组分气体介质,应设有毒气体探测器。”,氯乙烯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应当设置毒气探测器。但本案中,该公司在氯乙烯深度脱水装置区该公司未设置有毒气体报警器,应当依据本条规定对该公司进行处罚。
报警设备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可靠技防手段,除了给予值班人员必要的预警提示外,大多与紧急切断、喷淋、排风等应急措施自动连锁,弥补人为处置不及时、不果断、不稳定等先天不足,一旦关闭、破坏,人防、技防措施将有所漏洞,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生产经营单位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第四项,对生产经营单位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本案中,该公司于2023年3月8日申请摘除氯乙烯、乙炔气柜高低限位联锁,但在检修结束后未恢复投用,应当依据本条规定对该公司进行处罚。

上述两个违法行为,虽然都涉及安全设备问题,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进行处罚,但这两个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义务不同,属于两个不同的违法行为,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五十三条,应该分别裁量,合并处罚。

本期“应急普法”

您掌握了多少?

赶紧来自测吧~

↓↓↓

知识点自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  )

A.正确
B.错误



上一条:危险!易爆区域安全设备不防爆 下一条:半年内,瞒报3起事故!官方通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