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 工作动态 >> 正文

我和我的村丨李家庄“牛”起来了

发布日期:2023-05-17 15:12:03

讲述人:宁夏农业农村厅派驻吴忠市同心县王团镇李家庄村第一书记 刘亚锋

冬日的暖阳,不炽烈,但却温暖。58岁的李永峰看着500头被毛光亮、精神饱满、膘肥体壮的肉牛嚼食着草料,黝黑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同心县王团镇李家庄村是一个移民村,村民都是从山大沟深、缺水少路的黄土山沟里搬来的。全村土地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农民增收困难。我们到村时,正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开局之年,如何破解农户增收难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让村集体和村民实现自身“造血”,是驻村帮扶的重中之重,也是工作队的首要任务。

驻村后,与村“两委”第一次沟通交流时,村党支部书记李孝开门见山就对我们讲:“刘书记,村里的肉牛养殖基地建好后闲置着呢,能不能发挥你们帮扶单位的优势,想办法招来企业,让基地运转起来?”看到李书记如此急切,驻村工作队实地查看了解到,由企业援建的养殖规模3000头的肉牛养殖基地,因配套设施不完善、饲草料难保障,加上肉牛养殖投入大、周期长,自从建成后,前来考察的企业不少,但落地合作的却没有,一直闲置。“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既然招不来企业,那就自己干!”我根据村子产业发展实际,拟制了《李家庄村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积极向帮扶单位汇报,协调落实项目资金350万元,对村肉牛养殖基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完善,建成了可存贮千头牛的青贮池,建成视频监控、电子耳标等智慧牧场系统,购置养殖机械9台(套),改造完善排水、供电、照明等6项基础设施,使村肉牛养殖基地具备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条件。

硬件完善了,买牛钱从哪来,这是所有人都犯愁的事。经多次向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协调,帮扶单位先后为村集体投入资金450万元,引导村集体自筹资金260万元,购买了240头育肥牛和50头基础母牛。协调同心县就业创业中心,为21户农户提供三年创业贴息贷款380万元,同时协调实施《李家庄村农业多功能拓展肉牛养殖项目》,对农户购买肉牛进行补贴,彻底打消了村民“养殖不赚钱”的顾虑,充分调动了农户养殖积极性,新增肉牛养殖213头。

出户入园,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肉牛怎么养?在自家院子养了一辈子牛的李永峰犯了难,不少村民都觉得“没把握,不敢养”。我一方面协调规模化养殖场送李永峰去跟班学习,学别人咋养牛、成本如何控制、疫病如何防治,先把技术学到手;另一方面协调农业农村厅养殖专家定期到村里对肉牛标准化饲养管理、饲草料加工调制、疫病防控等进行全程跟踪技术指导,让大家放心搞养殖。技术难题解决后,运营模式问题又摆到了桌面上。家家户户都跑到基地去养,显然不现实,通过商议,我们确定第一年先采取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村集体雇养殖能手,帮大家把牛先养起来。下一步,等基地稳定运转起来后,再采取“村党支部+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承包经营方式,汇聚散养户力量,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第一次搞规模养殖,大家心里都没底,按照多数养殖户以稳为主的要求,补栏的都是450公斤以上的肉牛,2022年底一算账,每头牛小赚了千元左右,这让更多养殖户看到了希望。今年,没有出户入园的散养户纷纷找到村部,主动提出依托养殖基地、出户入园托管代养搞养殖。

看着养殖产业发展越来越“牛”,我心里喜滋滋的。记得我们把协调的价值3万元的36吨青贮饲料送到9户困难户家中时,群众拉着我的手连声说“谢谢”;我们申请9万元经费解决村部冬季办公取暖问题、给党员活动室安装电子大屏,村“两委”班子竖起了大拇指;走访了解到有的村民缺乏果树管护技术,栽种的340亩玉露香梨不但长势弱而且枝条乱,我们两次协调邀请宁夏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专家到田间地头举办果树修剪管护培训班,还自掏腰包购买电动修剪工具、逐户上门指导60户村民修剪果树6000余棵……

驻村以来,基层工作的艰辛、淳朴善良的村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在这里,我丰富了农村工作阅历,经受了最基层工作锻炼,自身素养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采访整理)

上一条:宁夏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草案)公布,请您提意见! 下一条:党建引领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