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村丨我把微信改成“六盘情”
发布日期:2023-05-29 09:09:34
讲述人:中共宁夏区委党校派驻固原市隆德县奠安乡张田村第一书记 皮俊华
2019年5月,我主动向组织申请,打起行囊来到了距银川400公里开外的六盘山脚下,开始了驻村生活。驻村之初,我便将微信更名为“六盘情”。
张田村是个偏远的小山村,位于隆德县最南端,与甘肃省庄浪县、静宁县接壤。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村民大多常年在外务工,虽然大家务工增收了,但随之而来的是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每当看见体弱多病的老人和无人照料的孩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2020年8月,我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70多岁的老人王志义因白内障双眼失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但由于无人照护,一直拖着没治疗,我二话没说主动与固原市一家眼科医院联系,陪老王去医院做了手术,还在医院陪护3天。手术后老王眼睛恢复很好,重见了光明。
“这是一辈子吃过最好的早餐。”刚做过眼部手术第二天,我在街上给老王买了牛奶、鸡蛋和小笼包,吃过早餐,老王说了这句话,我的眼睛一下就湿润了。
我想起了一辈子含辛茹苦抚育我成长的父亲,因当时脱贫攻坚任务重,直到父亲弥留之际,家人才通知我赶回湖南老家见他最后一面,连给父亲买次早餐的机会也没留下,想起这些心里愧疚万分。村上像王志义这样的老人很多,怎么让他们的家人既留在村又能增收致富?几天彻夜思考,我想还是要发展好乡村产业。经过多方沟通,我们计划在村上建起蔬菜大棚,让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增收。
2020年9月,我开始了动员工作,刚开始大家对种植大棚蔬菜顾虑很多,经过多次入户彻谈,几户脱贫户动摇了,但他们还是感觉投资太大,万一销路不好,到后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向帮扶单位领导详细汇报,计划投入5万元初步建设5座蔬菜大棚免费给5户脱贫户种植,并将张田村作为自治区党校的绿色蔬菜供应基地,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同时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农特产品解决群众后顾之忧。2021年4月,我提前预定了各类蔬菜苗,并分发给种植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棚里长满了各种蔬菜。当年10月蔬菜大丰收,在农民丰收节上,大家纷纷展销自家种植的蔬菜,脸上露出了喜悦。同时我联系专车将蔬菜供给银川的批发商,经过半个月的紧张配送,蔬菜很快销售一空,每座大棚增收2万元左右。看到蔬菜种植户尝到了甜头,大家闻讯而来,都想发展设施农业。随后我与相关单位多次协商,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村上种植大棚规模达300多座,预计人均增收3000元。
为有效解决村上弱劳动力就业难题,经过充分调研,六盘山蜜源丰富,适合中蜂养殖。2022年7月,我指导张田村10户弱劳动力脱贫户发展中蜂养殖,为每户购买中华蜜蜂6箱,并跟进技术指导,确保蜂农掌握养殖技术,当年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今年,我们加大了中蜂养殖力度,为更多的弱劳动力户提供增收致富渠道。
通过接续努力,乡村发展势头越来越好,返乡创业成了群众茶前饭后谈论的焦点。但如何让产业长久持续发展,带动更多人回乡创业呢?我觉得建好党支部是关键,同时必须形成产业发展机制。经过一周走访调研,我们开拓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方式,把党员学习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定期召开产业发展“小诸葛”会,还成立产业发展、综合治理、为民服务、社会事务、流动党员5个功能型党小组,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推行“中蜂养殖+党小组”“生猪养殖+党小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深入开展党员“挂联诺”活动,年初为党员列出详细清单,每季度对党员承诺事项进行跟踪检查,年底进行验收评比,形成“晒比促”良好氛围。先后帮助培养致富带头人12名,村党组织带头人3名,后备干部3名,发展年轻党员3名,党支部由原来的二星级党组织晋升为四星级党组织。
只有心中始终想着群众,群众才把我们放在心里。张田村早已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我也成了大山的孩子,“六盘情”永将延续。
上一条:宁夏盐池:开展实施7个专项行动 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下一条:宁夏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攻坚行动 年底实现全区村庄规划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