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议案办理 >> 正文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003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1-07-25 21:35:05

尊敬的王林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重振宁夏羊绒产业》的提案收悉。在征询协办单位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研究,积极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羊绒产业基本情况

2017年以前,我区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山羊绒原料集散地和制品深加工地,年收购及分梳无毛绒达4500吨(灵武3200吨、吴忠1300吨),占全国无毛绒年总产量的65%左右,占全球无毛绒年总产量39%左右,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2016年,全区羊绒占全区纺织业的比重超过70%,90家规模以上羊绒企业产值超过200亿元,占当年全区工业比重超过5%(相当于全区装备制造行业的比重)。培育了中银、嘉源、荣昌等三大集团为代表的大型羊绒企业,拥有“菲洛索菲”、“绒典”、“灵州雪”等知名品牌。

2017年以来,羊绒产业债务问题引发全产业链系统性风险,产值 “断崖式”缩减,中银、嘉源、荣昌三大龙头企业陷入债务危机、资金链断裂,市场急剧萎缩。其中,占比超过全区产值80%的灵武羊绒生产加工几近全面瘫痪。受此影响,全区羊绒产业年产值萎缩超过70%。2020年全区羊绒行业规上企业产值不到20亿元,占比不到全区纺织行业的1/4。截止2021年初,全区羊绒产业规上企业仅为36家。

二、我区羊绒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传统经营积淀了持续发展的相对优势。基于羊绒原绒的高端纺织原料和世界稀缺资源特性,使羊绒制成品始终处在全世界中高档纺织用品行列,羊绒产业也因此始终是纺织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持续创新发展的稳定性、必要性。我区是国内主要的原绒产地之一;相对干燥的气候可有效防止原绒生虫、霉变,利于原绒长时间存储;位于原绒产区与制成品销售市场的中间过度带。这些区位特征,为原绒在我区集散经营创造了充分的便利条件,也成为了我区发展羊绒产业的传统优势。很早以前,我区就培育有一大批传统的、经验丰富的、稳定的收绒队伍,很早以前,我区就发展成为国内最主要的羊绒集散地。目前,尽管受2017年以来债务危机影响,我区羊绒精深加工产能大幅缩减,但是以灵武、同心羊绒园区中绝大多数小微企业组成的这支收绒队伍,因长期以来就是以从事原绒收购粗加工为生,羊绒情结厚重,仍然是国内原绒收储队伍中最为活跃的力量,主要骨干、人员没有流失。

(二)长期发展的产业基础仍然稳固。羊绒产业是我区的传统优势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先后投入十多亿元资金精心规划建设的灵武、同心两个羊绒产业园区,无论是基础设施条件,还是园区规模都位居于国内前列。我区羊绒产业已初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由贴牌产品向自主品牌转变,由松散经营向集群发展转变。尽管受2017年以来的债务问题影响,产值迅速萎缩,但是灵武、同心两个产业集群的产业基础仍然稳固,具有从原绒购销-洗绒梳绒-绒条-纺纱-染整-针织-面料-服装的完整产业链,无论装备、工艺、技术、规模,仍然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仍然具备8000吨无毛绒、1200吨羊绒条、3000吨羊绒纱、1200万件羊绒衫的年加工生产能力。曾经的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培育的菲洛索菲、绒典、灵州雪等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知名品牌仍然具备产能重组后进一步拓展市场的潜力。

(三)债务风险化解严重制约产业全面复苏。目前,尽管按照自治区羊绒产业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的总体安排,以中银绒业重整为代表的羊绒产业债务风险化解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但是总体看,羊绒产业的全面复苏仍然严重受制于债务风险:其一,中银绒业重整后,目前产能恢复尚未达到四分之一,对全产业复苏带动仍然乏力;其二,占全区羊绒产业80%以上产能和产值的灵武羊绒产能恢复比重尚不足20%,产值难以有效提升;其三,因为受债务问题困扰的绝大多数企业之间同时存在相互间的债务关联,严重制约债务化解的有效推进,致使大量产能闲置,较好的产业基础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积极稳妥化解债务风险。按照自治区关于灵武羊绒产业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的统一部署:一是积极对接区内外意向投资人,稳妥推进荣昌、嘉源绒业重整和资产清算工作,尽快盘活优良资产;二是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稳步推进银川市关于《灵武市羊绒产业重组整合方案》、《银川市羊绒产业纾困基金设立方案》、《灵武市羊绒企业生产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灵武市羊绒产业金融扶持方案》等各项既定帮扶政策落实,通过抵押及反担保等方式,帮助小微企业稳定或恢复生产;三是按照《灵武市僵尸企业清理工作方案》要求,组织市场监管、税务部门对相关“僵尸企业”年度报告和纳税申报情况进行核实,引导依法申请注销,引进新的投资人尽快盘活良性资产。

(二)积极主动推动在产企业提质增效。积极作为、加强各方协调配合,有序推进中银绒业重整后续衔接工作。主动对接新澳羊绒,积极配合爵派尔服饰等合作伙伴,尽快盘活各个板块,充分释放产能;同时帮助企业解决水电气改造等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促使稳步有序发展;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升级改造、创新以及参与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等普惠性政策扶持项目申报,积极争取资金支持。

(三)积极引进优良资产盘活闲置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主动联系关联企业、合作伙伴及基金投资人,精准对接、深入洽谈,确定意向投资人,力促达成合作,引进优质资产,通过购买转让、兼并重组等方式,尽快盘活闲置资产,释放闲置产能和其他存量资源,努力推进产业全面复苏。抓住中银绒业破产重整的有利时机,精准对接园区各羊绒企业、金融机构及担保公司等,发挥新澳绒业带动作用,努力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畅通园区羊绒企业内部沟通机制,用足用活融资担保、金融贷款的各项政策,加强羊绒企业间、羊绒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做好产业发展各项对接协调工作,助推羊绒产业及时脱困,健康有序发展。

(四)稳妥谨慎做好下岗人员安置工作。持续加大职工安置、信访维稳、舆情处置等工作,保持与停产、破产企业企业的不间断有效对接,强化应急联动,及时关注网络舆情信息及企业欠薪欠保等情况,做好舆论引导及信访维稳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7月25日    

上一条:关于自治区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27号提案协办意见的函 下一条:关于自治区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12号建议答复的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