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议案办理 >> 正文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014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1-08-23 21:38:55

自治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您单位提出的关于将宁夏石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石膏产业发展情况

(一)资源开发。

我区石膏资源丰富,是潜在经济价值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盐池县中部、中卫市西部和中宁、海原、同心三县交界地带,全区累计查明石膏资源储量约50.01亿吨,位居全国第三。截止2019年,累计消耗资源储量0.11亿吨,保有资源储量49.9亿吨,远景资源量约520亿吨(300米以浅)。目前,我区主要有2个石膏重点矿区,分别为盐池县石膏矿区和中宁县贺家口子石膏矿区。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有石膏矿山22个,总设计生产能力673万吨。近三年全区石膏开采水平持续稳定,2018、2019、2020年度实际开采石膏矿山数量分别为14个、13个和12个,年实际产量分别为180万吨、220万吨和173万吨,均位于盐池县。总体来看,当前我区石膏开采业处于发展转型期,一方面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大型、超大型石膏矿山正在建设,另一方面石膏产能分布更加优化,除盐池县生产石膏外,中宁县也正在进行大型石膏矿山建设。

(二)产业发展

盐池石膏因规模、政府支持力度、知名度、自然地理条件等优势,成为西部产区中最具吸引力、最受外地企业青睐的石膏产业基地。在石膏产业园区规划方面,考虑盐池县石膏产业发展实际,在全区园区整合优化过程中,将盐池县石膏产业基地列为盐池工业园区三个区块之一,主要分为青山石膏粉和大水坑石膏产业扶贫产业基地两部分。其中青山石膏粉加工基地于2010年规划建设,现入住石膏粉加工企业21家,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实际生产能力185万吨,包括α型高强石膏粉及陶瓷模具石膏粉20万吨,普通建材粉165万吨;大水坑石膏产业扶贫基地重点依托丰富优质的石膏资源,发展石膏精深加工产业,于2020年规划建设,目前已入住石膏制品加工企业2家,设计生产能力石膏装饰线条2.4亿支、石膏高晶板300万平方米、石膏涂料5000吨、纸面石膏板3000万平方米、无纸面石膏板1000万平方米,以及玻璃纤维增强石膏成型品装饰装修材料等。目前,盐池县石膏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石膏矿石开采、梯度分选、石膏粉生产、中高端石膏制品加工、物流运输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2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9亿元。在品牌建设方面,为了打造石膏名牌,由盐池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作为注册人,已完成注册了“盐池石膏”商标(集体商标)。2017年8月25日,中国西北石膏产业基地在盐池县青山工业园区挂牌成立。

随着近年来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火电厂头晕的脱硫系统产生了大量脱硫石膏,但由于脱硫石膏品质不稳定,杂质较多,我区石膏加工企业在脱硫石膏加工技术上还较为薄弱,致使在建材应用方面受到一定限制,所开发利用的脱硫石膏量较小,目前本地主要用脱硫石膏做石膏砌块和石膏粉。以宁东基地为例,每年大约产生的脱硫石膏约150万吨,就近建设的环保产业园消纳量约为30万吨。为推动石膏产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我区每年都会对脱硫石膏在内的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重点用以支持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区石膏产业发展迅速,但也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低端化,产品档次低。90%的石膏制品为矿石初级加工的低端产品,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同类企业重复建设,大部分企业在规划时,产品结构中有相当比例的中高端产品及深加工产制品。但实际生产中,基本以建筑石膏粉为主,模具石膏、高强石膏仅占很小比例。二是企业规模小,竞争实力弱。我区石膏开采量约占全国的8.1%,而石膏产业完成产值仅占全国的1.5%,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抗风险能力差;因石膏主要市场在东部地区,运距远,产品外运渠道不畅,运费大于大于生产成本,利润空间压缩,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三是基础设施差,资源利用率低。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企业布局不规范,矿山企业主要采用半机械化开采,开采效率低,分选能力差,资源浪费严重;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深加工企业少,部分加工企业工艺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重。

二、加大支持力度,将石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石膏是我区的优势资源。近年来,自治区有关部门对石膏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从产业规划、资源开发、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着力推动石膏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规划引导,明确石膏产业发展方向。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编制的《宁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打造中高端天然石膏产业基地,构建原矿开采、石膏粉深加工、石膏制品加工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打响“盐池石膏”区域品牌,并将宁夏盛华龙矿业有限公司石膏开采及深加工、宁夏巨拓实业公司二期石膏制品及石膏粉加工、宁夏云腾矿业有限公司年处理100万吨石膏尾矿等项目列入“十四五”制造业发展重点项目。自治区发改委编制的《自治区“十四五”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拓宽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渠道,支持吴忠等地创建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编制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提出以调整矿山规模结构为重点,石膏矿最低生产规模60万吨/年,最低服务年限15年,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大型矿山企业的数量占比,形成以大型矿业集团为主体的资源开发格局。

二是加强管控,提高石膏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各项活动,督促矿山企业按照《自治区非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生态保护,不断纠正开采中偏离生态保护的行为,推动企业由被动供应保障模式向合理需求和有效供给模式转变,建设绿色矿山,要求对达不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的,2022年底前一律关停。

三是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自治区工信厅认真落实《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关于实施“四大改造”推动工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支持发展石膏产业,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优质石膏产业品牌,指导盐池县制定了《盐池石膏产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0—2025年)》,将石膏制品列为新型绿色建筑材料,2020年给予盐池县新型工业化技术改造综合奖补资金1122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

(一)优化产业布局,引导集聚发展。以盐池县石膏产业基地为依托,指导盐池县规划建设好石膏产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加强落地项目审核,杜绝规模小、技术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环保不达标的石膏企业入驻,引导产业聚集发展。按照“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壮大一批”的思路,对石膏开采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工作进行评估,对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环境保护不达标企业依法予以整顿和关停。

(二)规范开采行为,合理配置资源。对不按规定开采、缴费或非法转让采矿权,超层越界开采的,依法查处,严厉打击,杜绝私挖乱采、超层越界等破坏性、掠夺性开采现象的发生;对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优先配置石膏矿山资源;对不符合要求的石膏开采企业,一律不再批复延续采矿权。鼓励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改进石膏开采方法,加大回采力度,提高石膏产量,降低资源浪费。

(三)加快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改造提升传统石膏产业,采用上下游一体化的方式,充分利用资源,改造升级生产工艺,提高石膏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展产学研合作,发展轻质、高强、耐水、保温的石膏复合材料和超细、提纯、改性的无水硫酸钙、医药石膏等高端产品,发展高档石膏粉、石膏砌块、石膏装饰板、石膏刨板、陶瓷石膏、玻璃纤维石膏等石膏建筑材料及石膏衍生制品等产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延长产业链。

(四)培植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培育。在资金、技术、政策、资源等方面对泰山石膏、巨拓实业、永泰石膏等技术含量高、企业规模大的石膏深加工企业予以倾斜。鼓励现有龙头企业的对外兼并,走石膏产业一体化发展道路,吸引各类资本向石膏产业领域流动,壮大石膏产业集群发展。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提高产品档次,创立自主品牌,积极培育知名石膏产品品牌。支持中国(盐池)国际石膏展览会和全国优质石膏应用与发展高峰论坛,进一步扩大盐池石膏在全国的影响力,加快推动我区石膏产业向高附加值利用方向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8月23日    

上一条: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83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 下一条: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409号提案办理意见的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