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加强节后复工复产安全防范工作的提示函(第一期)
发布日期: 2025-02-05
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厅内包抓牵头处室,有关企业:
自治区“两会”和春节期间,全区工信系统开展稳增长促安全指导服务,取得良好效果,工信领域安全形势平稳。春节后复工复产期间历来是安全生产问题隐患的高发期。为加强节后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安全防范,警惕和有效辩识安全风险,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现将有关事项提示如下:
一、强化风险意识
当前,企业复工复产迎来高峰期。全区工信系统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清醒认识当期全区工业领域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主动承担安全防范艰巨任务,为全区工业经济“开门稳”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安全保障。特别提醒企业警惕以下4大类安全风险:
(一)人员风险:节后“不在状态”,操作隐患多。①假期综合征:长假后,员工容易出现疲劳、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导致操作失误或反应迟钝。②岗位变动:节后人员流动性较大,新员工或调岗人员可能对设备、流程不熟悉,增加操作风险。③人手不足:节后某些人员返工不及时,某些岗位可能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导致现有员工超负荷工作,增加安全风险。
(二)设备风险:停机重启隐患多,带病运行风险高。①停机重启:设备长时间停用后,可能出现润滑不足、零部件锈蚀或松动,重启时易发生故障。②维护缺失:假期期间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设备在复工时存在潜在隐患,易引发机械故障。③带病运行:部分企业为尽快恢复生产或赶工期,忽视设备隐患,强行启动,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环境风险:气候、物料、空间隐患叠加。①气候影响:冬季气候多变,设备可能因低温冻结,增加安全风险。②物料变化:原材料储存条件可能发生变化,导致物料变质或泄漏,增加安全隐患。③空间隐患:有限空间在假期可能通风不良,积聚有毒有害气体,增加中毒风险。
(四)管理风险:安全意识松懈,安全措施不到位。①重视程度不足:部分企业急于恢复生产,忽视安全培训和检查。②监管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因工作负荷大,导致部分设备监管缺失,风险隐患未消除。③应急准备不足:应急预案更新不及时,应急物资未落实。
二、强化防范措施
全区工信系统要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冬春季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小部位”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压实“三管三必须”责任。特别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一)人员管理到位:收心培训两手抓,确保状态在线。 ①收心教育:召开一次全员安全工作会议,帮助员工迅速调整心态,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消除“假期综合征”的影响。②培训考核:对新员工和调岗人员要按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员工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③合理排班:确保关键岗位配备足够人员,避免疲劳作业。
(二)设备检查到位:全面排查+试运行,杜绝带病作业。 ①全面排查:复工前要对机械设备、电气线路、特种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消除潜在隐患。②试运行测试:设备在正式投运前,要进行必要的空载试运行,确保设备运转正常。③维护保养:要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环境整治到位:清理+检测+防护,消除环境隐患。 ①清理整顿:复工前对作业区域进行全面清理,清除杂物,确保通道畅通。②通风检测: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通风,并检测气体浓度,确保作业环境安全。③防寒防滑:针对低温降雪天气,落实防冻措施,及时清理厂区积雪,防止滑倒、摔伤等事故。
(四)安全管理到位:排查+管控+应急,筑牢安全防线。①隐患排查:复工前开展全方位的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无死角、无遗漏,消除潜在风险。②危险作业管控:严格执行动火、高处等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确保作业安全。③应急准备:更新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应急物资齐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强化指导服务
各市工信局、各开发区管委会要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短信等多种形式,将4大类安全风险内容、安全防范12项措施迅速传达到辖区所有工业企业,督促企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防范,确保企业复工复产平稳有序,工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同时,厅内各包抓牵头处室要继续针对开发区、化工、氢能、数据中心、民爆等重点领域,问题隐患整改、复工复产等重点环节,开展指导服务,落实自治区稳增长促发展以及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和要求,坚决防范遏制工信领域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2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上一条: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民爆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通知 下一条: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 固原安保民爆器材经销有限公司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选址搬迁的批复